《中国储运》刊发顾总专访文章《投入蓝天,你就是白云》 |
2010年10月11日 |
投入蓝天,你就是白云 ——记上海吉联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顾钱彬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昨天似乎已远离,汗水浸润新征程的每一页日历,作别自己多年搭建的人生与事业舞台,吉联展示给他的是怎样一番远景?使得已到中年的顾钱彬再次释放出如火热情,将理想寄予到吉联的发展之中。 2009年6月,顾钱彬离开服务了26年的中远集运,于同年9月加入吉联。日前,本刊记者采访吉联,顾钱彬作为新入主吉联的副总裁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记者看来,26年的工作生涯并没有在他的脸上留下太多的岁月痕迹,一张年轻充满活力的脸庞绽放出朝气,更显示出对未来的信心。谈话中,他以一种冷静的心态、客观的分析,向记者讲述了选择吉联的理由……
一支团队一种理念 “是吉联多年来打造的这支团队吸引了我。”顾钱彬开门见山。 服务好客户,需要个性化的物流系统来支撑,同时更需要高能力和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与其相匹配。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吉联的团队。从最初几人发展壮大到如今拥有400多名员工,团队平均年龄在29岁,博士生占1%,硕士生占21%,近五分之一的员工拥有海外工作经验。 “事实上,吉联用近10年打造的这支团队,才是这个信息化企业最强大的竞争力”在顾钱彬看来,正是这支经验丰富的队伍及其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他。顾钱彬稳稳地坐在对面的沙发上,迎着那一抹灯光向记者描绘着他正在奋战的这块阵地让他最初动容之处所在:看好吉联这个品牌,关键是这个团队,在信息化这个行业只要有好的团队即使白手起家都没有问题,反之,如果没有一支好的队伍,即使是资金再雄厚也会被消耗殆尽。 IT,既看不到又摸不到,既深不可测又在无处不在。让吉联产品拥有“灵魂”和“思想”的正是这样一支团队。加入吉联以后,顾钱彬开始全面接手市场、销售、生产一系列事务,正是基于丰富的团队建设经验,使他把在吉联最初的工作重点放在组建一支专业的业务咨询服务团队上。 顾钱彬所打造的业务咨询服务队伍,把行业里的专家、顾问请了进来,让他们针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再造与优化,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服务。吉联正是站在这样一个更高的高度来看待市场,力求既符合信息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满足客户发展的需求。“有了技术团队的强力支持,我们正着手打造另一支团队,这个团队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去完善和优化客户的流程,并将优化完善的流程固化到系统当中去,他们每天想的、做的就是这一件事。”顾钱彬说,这个团队里的人都是业务领域的尖子,作为这个领域的资深专家更具有权威性,对于客户提出的问题可以很快给出解决方案。 顾钱彬在吉联组建、管理技术团队可谓经验颇多,他认为,“如果只为客户提供一个技术解决方案,吉联的优势就没有了,因为这一点其它的IT企业也很容易做到。”顾钱彬说,“组建这样一支专业化的咨询队伍,是吉联服务理念的一种延伸,战略没有变,但重点有所变化。” 吉联站在为客户服务的视角,把行业的经验引进来,在与客户沟通和交流的同时将其传输过去,从而给客户带去更大的价值。事实上,给客户带去更多业务方面的帮助,正是吉联一直努力前行的方向。 产品的和客户的 如果说是吉联强的团队打动了顾钱彬的心,那吉联成熟的技术产品和持久而稳定的客户群体,更是让他动心加入这个团队的第二个理由。 目前,吉联已推出“吉联FR7物流链全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吉联航运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以及“吉联仓储配送管理平台”三大产品(服务)系列数十个软件产品,其中GemShip国际集装箱班轮航运信息系统、Freight.Net综合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船舶调度系统等已分别取得商标注册、版权登记及成果鉴定,GEM电子舱单平台系统获得科技部技术创新基金的立项支持。更是首个成功地把自有版权航运、物流软件产品推向国际主流市场的中国软件企业。 现在,吉联的产品已经覆盖了海、陆、空、电子商务四个领域,其中与集装箱相关的“海运”物流解决方案已经占到了该领域60%—70%的比例。 “产品不仅需要时间的积累,更需要经过市场的洗礼,事实证明吉联的产品正在引领着市场并在客户做大做强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顾钱彬看来,选择吉联来开始人生的另一阶段征程,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取胜的机会无疑大为增加。 10年的历史积淀,吉联拥有了很多光环,例如厦门研发基地的建立,拥有包括中远集团、中海集团、中外运集团以及DHL、嘉里物流、招商局集团、锦海捷亚、大新华物流等国内知名大型物流企业在内稳固而持久的客户群体。 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合作案例不仅奠定出吉联稳固而长久的客户群体,同时也使其站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更高的视角来审视这个市场。 按照顾钱彬的说法:吉联的客户群体已经稳定下来,而且是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主,吉联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因为信息化没有尽头,进入这个行业,只要你用心、努力地在做事情,你点点滴滴的前进与改变客户都会看得见的,并最终给予回报。顾钱彬眼里的吉联,在客户心中已经播种下信任的种子,并且正在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现在的和未来的 顾钱彬加入吉联时正逢金融危机,但他仍选择驻留奋战多年IT领域,开始新的征程。对此,顾钱彬给出了这样解释:“虽然赶上金融危机,但是大的趋势是好的,尤其是国内的物流环境,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是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需要去完善、固化到系统内的内容还非常的多,因此给我们这样的企业提供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项目,必须打造一个长久的吉联。”顾钱彬如是说。 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了信息化推进的步伐,以往企业之间单打独斗的竞争模式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和双赢原则。业务运作呈现出专业化、规模化的趋势,也意味着未来的大中型物流企业内部的整合向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发挥出整体整合的优势。“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当别人感叹形势艰难时,顾钱彬却认为这恰恰是信息化建设的好时机。 顾钱彬说:“在‘涨潮’的时候很多问题容易掩盖掉,每个人都忙于日常事务,没有时间或是没有意识到业务流程有哪些不妥之处。只有当‘潮水’退去时,才会发现更多的问题,才能以一种冷静和客观的心态来面对信息化建设的问题。” 顾钱彬爽朗的性格让记者感到,他正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来面对这个无垠的市场。“无论是高峰或是低谷时期,信息化都是做不完的,没有尽头。” 正是对于市场良好的判断与把握,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顾钱彬强调“互惠互利”的共同发展原则,通过服务内容和方式把客户与吉联真正融为一体,同舟共济、共同发展。“为客户省钱,在短时间内帮助客户实现既定的目标。” 在顾钱彬看来,只有这样,吉联才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下一个项目之中去。 目前,吉联正行进在谋求上市的路上。这是吉联奋斗的目标之一,但并不是企业的终级目标所在,做强、做大、做长久才是未来的吉联,而上市只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催化剂。 采访结束了,记者忽然想到一句歌词,“投入蓝天,你就是白云”, 顾钱彬不正是如此吗?在吉联这片蓝天里,顾钱彬如白云使蓝天增色,自己也焕发出了生机,他与吉联正用今天的心血、汗水,创造美丽、辉煌的明天…… |
全国热线电话:400-820-3918 邮箱:info@deepinsights.com.cn
© 2017 上海吉联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