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新闻

《海西物流》刊发顾总专访文章《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领航者》
2010年07月21日

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领航者

——专访吉联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顾钱彬

                              本刊记者  郑梅英  厦门报道

 

随着全球物流网络一体化建设的不断加快,高科技信息化已不仅仅是每一个领域的口号。然而,在我国的绝大多数物流企业,还不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拥有信息系统的企业,其信息化需求也多数属于底层需求。面对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积极开发或引进基于互联网的物流信息平台,应用现代的物流信息技术,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的重中之重。

厦门火炬高新区软件园的吉联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物流企业的服务商,从2003年成立至今,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厦门物流软件行业的龙头企业,是首批成功地把应用软件产品推向国际主流市场的中国软件公司之一,为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那么如何将信息化与物流企业进行更好地融合?如何解决我国物流企业在未来信息化发展中的难题?对此,记者对吉联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顾钱彬进行了采访。

 

立足国内物流企业发展现状  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

1、请谈谈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现状,以及与国际上的一些先进企业相比存在哪些差距?

顾钱彬:我总体觉得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跟国际先进企业来比,差距还是挺大的。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普遍存在一个重建设、轻规划的问题,没有总体好好规划。首先要确定总体实现目标,再分步骤去做。阶段建设目标应该朝着总体目标方向去做,避免由于分片建设,和原目标背道而驰,浪费很多资金和人力,增加建设成本。

第二,很多企业重硬件投资、轻应用研发。很多人认为硬件设备用钱买就可以了,但应用系统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还要考虑符合公司整体经营理念、优化业务流程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应该吸收国外好的经验结合到自己的信息化建设中去。

第三,不能重一次性投入、轻持续投入。一些企业信息化投入了,也用起来了,但是后续的建设和资金投入不到位,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企业的业务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在一次性投入,系统建成以后,需要不断去优化、完善系统,使得整个系统能跟上业务发展需要,甚至引领业务发展需要。

第四,一些企业重内部的应用实现、轻与外部的信息共享。应该内外、左右、上下游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五,普遍的问题是IT队伍的建设、轻业务专家队伍的建设。很多企业都在建设系统的时愿意投资,认为把信息化建设的任务交给IT就可以了,但IT对企业业务并不了解,全部交给IT,很有可能建设出来的系统不是很有市场竞争力,或者建了以后可能系统还没有上线就已经不适合公司了。

 2作为中国物流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龙头企业,您认为我国物流企业在未来信息化发展中,该如何面对并解决上述这些难题?

顾钱彬:我在过去十年接触的公司很多,在帮助大企业实现信息化方面也的确有很多经验和教训。我认为在未来发展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第一,统一认识很重要,特别是管理层的认识。很多领导会把信息系统建设作为一个形象工程,但实际上是业务的必需。我们整体的水平跟国际上的一些先进企业比,差距还很远。系统只是工具,关键还要看如何管理,企业要做大,没有好的系统支撑难以取得长远的发展。

第二,信息系统建设是持续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不断优化、完善、持续投资。建设需要有较长的周期,国际上一家知名的航运企业,花了七年时间研究一个软件,中间历经坎坷,在做的过程当中实际问题比想像得多,过程非常艰难,所以,领导层必须有一个清醒地认识,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力。

第三,要有一个思想准备,业务系统建设必然会带来业务变革。系统使很多口岸、分支机构、分公司数据全部统一化了,工作更加透明,一些可能原来不希望总部知道的操作,现在全部通过系统体现出来,这将会带来一些业务上的变革。但也可能会产生抵触,因为涉及到权利和利益方面的再分配,领导层要认识到建设新系统必然会给企业内部带来多方面的调整。

第四,管理才是核心,不要神化信息系统。很多企业寄希望于信息系统解决所有问题。实际上不是。很多事情需要管理上做大的调整,才能使系统的功效发挥最大。

最后,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化建设,不要摸着石头过河,因为摸着石头过河很有可能失败。一旦失败就浪费了很多钱和时间。吉联做了很多企业信息化的工作,有充分的经验,我们知道如何帮助您走到成功的彼岸。  

瞄准行业趋势 提升自我价值

3、吉联到目前为止与之合作的物流企业众多,公司是如何吸引国内高端的客户群的?公司要怎么样跟上客户的发展速度,跟上物流企业对信息化的新要求呢?

顾钱彬:第一,是不断提升自己。我们要进步比客户快才行。当时客户选择你的时候,你可能比客户技术水平高,不管是行业经验、系统研发还是系统实施各方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也在进步,假如不注意自己的提升,客户的进步就比你快了,他不会再请水平比他低的人合作。所以,吉联必须要不断提升自己,而且进步的比客户快,这样才能实现与客户长期合作。

第二,是要帮助客户不断地优化、完善现有系统,体现企业价值。系统建设不是建完就结束了,建设起来以后,需要不断完善、优化,使系统能够跟上用户业务发展的要求。

第三,帮助客户来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和组织机构的重组。吉联不能只是给客户提供一个技术解决方案,这样缺乏行业竞争力,我们的战略目标是不局限于做一个技术提供商,在业务方面,要能够帮助客户达到他们的预期,帮助客户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以及组织架构的重组工作。

第四,提升客户的应用层面。很多客户目前还是处在应用系统的操作层面,我们要帮助他们达到支持管理、支持决策层、支持外部客户的需求,这都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另外,我们要瞄准行业趋势,通过技术创新帮助客户,引领未来的业务方向。我们过去一直讲“业务驱动”,用业务来驱动IT的建设,IT建设是配合业务的需求去发展。所以,我们希望下一步能够做这方面的工作,如RFIDGPS等等,公司有计划投入资金做这方面的创新,希望能够在不远的将来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多服务。

发挥优势 立足物流

4、从IT的角度来说,请您谈谈吉联的定位,吉联具备哪方面的优势?为国内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提供哪些帮助?

顾钱彬:目前吉联有三大产品:第一是吉联航运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侧重于航运企业的。第二是FR7物流链全程信息化管理平台。第三是WMS&TMS信息管理平台。WMS是仓储管理系统,TMS是运输系统。这三大产品在未来的航运中心建设中,能够为很多物流企业提供帮助。因为它们基本覆盖整个物流运输链上的应用。吉联产品目前也处在领先地位,特别是集装箱运输管理系统方面。

5、吉联在信息系统技术研发上处于怎样的阶段,是否会一直专注于物流市场?在未来有什么目标和打算?

顾钱彬:吉联在物流信息技术研发上已经处于国内的领先地位,在2005200820103获得CFIAChina Freight Industry Awards)“最佳物流软件提供商综合服务金奖”,我们将一如既往执着于成为国际知名的物流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为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全国热线电话:400-820-3918 邮箱:info@deepinsights.com.cn
© 2017 上海吉联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