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报》—供应链软件是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工具 |
2009年08月18日 |
近日,吉联公司副总裁梁祥胜接受了《中国电子报》物流管理专题的采访。梁总站在行业的高度就“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如何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如何协助企业改变商业模式、提升竞争力?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如何帮助企业抵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外供应链管理软件的主要差距在哪里?如何提升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应用水平?”等问题与物流企业及业内专家共同探讨,并且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新闻链接:http://epaper.cena.com.cn/zgdzb/20090814/index.htm
供应链软件是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工具 主持人:刘超 特邀嘉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戴定一 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市场总监 武兴兵 唯智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CEO 陈梦槐 上海吉联新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 梁祥胜 上海科箭软件总经理 刘斌 Infor公司亚洲供应链管理总监 刘金灵 Epicor公司中国、日本及韩国区总裁 李谏明 德利得运营总监 恽绵 编者按: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将大大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并可以协助企业改变商业模式、提升竞争力。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如何帮助企业抵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外供应链管理软件的主要差距在哪里?如何提升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应用水平?本报记者特邀请国内外主流软件厂商、物流企业及业内专家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供应链软件像ERP一样是必需品 □在物流信息化过程中,物流供应链软件扮演着指明灯的角色,为物流信息化提供方向性指导。 □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以物流供应链改造为核心的获取第四利润源的方式,是企业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困境的新动力。 □供应链软件一定会像现在的ERP软件一样,成为第三方物流、零售及相关制造企业的必需品。 陈梦槐 物流供应链软件可帮助公司保持并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简化并加强关键的供应链流程。物流供应链软件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包括的内容多种多样,例如订单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等。 在物流信息化过程中,物流供应链软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仅是产品、技术的竞争,更是供应链的竞争。物流企业目前主要处于信息化基础功能的建设阶段,这是由中国目前的国情及实际情况决定的。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物流供应链软件可以帮助企业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和协作,强化供应链关键流程,提高企业自身物流供应链水平。通过上下游的协作,可以有效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供应链上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武兴兵 整个管理软件涉及4个“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其中物流和供应链是密不可分的。有供应链必然有物流,有物流不一定有供应链,我们更愿意称供应链管理软件为物流供应链软件。 物流从大的方面看包括3部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供应物流指把原材料从供应商那里拉到工厂,生产物流是把原材料加工制造成产品,销售物流是把产品通过直销或分销流通到消费者那里。供应物流和消费物流都是供应链的环节;生产物流是公司厂房内部运转,这部分跟供应链没什么关联,所以说有物流不一定有供应链,但有供应链一定有物流。 从细分市场来看,整个物流供应链软件应用市场有4类。 第一类市场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即大型、中型、小型物流企业。大型物流企业中,已经应用物流供应链软件,现在主要是向更深层次的应用推进,也就是从控制层向管理层推进,这部分市场在稳步增长,增幅不是很大。小型物流企业接的都是大型物流公司转包给它们的业务,因为客户的要求是个性化的,这些小型公司必须依靠信息化才能生存下来。小型公司很多,有几十万家甚至上百万家,这些公司发展很快,不过因企业规模有限,市场空间也有限。中型物流公司的特征是他们已经拥有物流软件,但需要更换,因为以往的物流软件无法满足中型物流企业的管理需求。物流供应链软件主要集中在作业层,缺乏控制层和管理层的软件系统。中型物流企业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中最大的市场,以每年约50%的速度增长。 第二类市场是企业物流,包括制造业的采购和生产物流、企业的分销物流、贸易商的采购和销售物流、零售业的配送物流。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企业发现从节省成本的角度来说,完全靠内部的挖掘,很难节约更多的成本,企业要想降低成本,必须从内部物流供应链上下手。这个市场发展很快,前途不可估量。 第三类市场是物流园区、物流配送基地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这个市场也是随着国家节能降耗的需求增加而急剧扩大的。 第四类市场是新型的物流市场,包括代理采购、代理销售、金融物流、采购物流、第四方物流。这个市场的前途还无法准确地预计。 梁祥胜 几乎所有企业都无一例外是供应链上的一环。通过良好的供应链运作和物流供应链技术的集成,物流供应链软件在减少成本、降低库存、提高服务响应速度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还提高和加强了经营效率、顾客满意度和风险控制能力。 目前,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物流供应链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物流供应链信息化的发展规划。过去,中小企业往往难以承担昂贵的物流供应链系统的实施成本,但随着物流供应链软件市场的逐步成熟,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实施成本大大降低,中小企业可以比以前更方便地得到信息技术的支持,可以顺利地实施物流供应链战略。 国际金融危机使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并迫使企业寻求第四利润源,凸显了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性,也凸显了供应链建设的迫切性,为物流改造提供了契机。在原料价格高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的大背景下,通过降低生产领域的物质资源消耗增加利润的第一利润源、通过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利润的第二利润源以及通过合理组织仓储运输增加利润的第三利润源,都不足以帮助企业打赢危机下的反击战。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以物流供应链改造为核心获取第四利润源的方式,是企业走出困境的新动力。 刘金灵 物流供应链软件包括两个层面:执行层面和计划层面。执行层面包括运输管理系统(TMS)、仓储物流管理系统(WMS)、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 计划层面包含很多软件,又涉及3个层面:策略层面、战略层面、操作层面。这3个层面都有自己的软件。如在策略层面,有供应链网络设计软件,可以重新布局供应链网络,解决工厂应该设置在哪里、仓库放在哪里等问题;在战略层面,有需求计划、解决供应问题的补货计划等;在生产层面,有生产排程计划、运输计划。通过计划可以做到精细管理,减少资源的浪费。 刘 斌 不管是在什么经济环境下,供应链软件都是物流企业及相关卖场、超市、连锁百货、服装、化妆品、汽车等分销和零售渠道极度依赖的重要工具。 供应链软件未来一定会像现在的ERP软件一样,成为第三方物流、零售企业及相关制造企业的必需品。而现有的供应链软件如仓储管理系统(WMS)与条形码、RF及RFID技术的融合会成为必然趋势。 戴定一 物流信息化的作用,可以分成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起到固化管理作用,使得管理流程透明化、规范化;第二个层次是优化解决流程,通过WMS、TMS(运输管理系统)等系统对流程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效益,降低成本;第三个层次是支持业务创新,比如说借助WMS,就出现了物流金融业务。如果没有这样一套软件,就不能做到这方面的创新。信息化的作用,初期是固化流程,接着是优化提升,然后是支持业务创新,而物流供应链软件也将发挥这3个方面的作用。 李谏明 当前我国多数物流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低下,直接造成了我国物流企业服务内容和手段过于简单,使他们没有能力全面开展物流信息服务、订单管理、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方案设计及物流供应链等以物流管理软件为基础的物流增值服务。据调查显示,物流供应链(SCM)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等物流管理软件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尚不足1/10。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加强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而加强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将为物流软件企业的成长带来难得的机会。 恽 绵 其实我更愿意将物流供应链软件称之为物流信息系统,它是包括WMS、TMS、DMS、DRP在内的多个物流系统的统称,其核心是WMS、TMS、DMS等系统,它们在物流信息化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增加订单。 一体化精细化智能化是发展趋势 □物流供应链软件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具有功能更全、流程可配置、高度开放等特点,可以满足企业未来快速发展变化的需要。 □“随需而变”、“敏捷定制”、“协同共享”将成为物流供应链软件的主要特征。 □一体化、精细化、智能化是物流供应链软件的发展趋势。 陈梦槐 物流供应链软件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具有功能更全、流程可配置、高度开放和集成等特点,同时物流供应链软件厂商积极采用流行的、稳定的技术,以适应企业未来几年中存在的IT架构的发展变化。以唯智公司为例,以SOA为架构,系统前台采用Web2.0技术,后台采用Hibernate+Spring体系,使唯智公司的物流供应链产品具有高度的安全性、集成性和可扩展性。同时,唯智公司吸收行业领先企业的经验,提取出一些共性特征融合到产品中,使得唯智公司的产品具有高度的行业适应性和可配置性。 梁祥胜 物流供应链软件正在向3个应用方向迈进:一是改善软件的分析、组织和提供实时数据的能力,二是直接把供求变化情况整合到物流供应链之中,三是帮助供应链中所涉及的多家厂商实现更好合作。 因此“随需而变”、“敏捷定制”、“协同共享”将成为物流供应链软件的主要特征。 武兴兵 整个物流供应链软件包含了3个层面:作业层、控制层、管理层。作业层,主要指进货出货、场内运输、原材料仓储、成品仓储等;控制层主要指采购计划、用料计划、生产计划、回收计划;管理层指物流系统控制、绩效考核、系统规划、成绩考核。其中,作业层和控制层都是为管理层服务的。 物流供应链软件从发展来看,有以下几个趋势: 一是一体化,把仓储系统、运输系统、集装箱系统统一到一个平台上来,在一个平台上配置这些软件,摆脱信息孤岛的局面。 二是精细化,这在仓储企业中是最明显的,产品出库入库,从常温区转到低温区,从低温区转到冷冻区,每次移动都会产生费用,软件必须要支撑每一个变化的需求。 三是智能化,如仓库有闲置空间的时候,能够自动提醒。 关于物流供应链系统和ERP(集成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的关系,ERP走的是横向整合的路线,物流供应链走的是垂直整合的路线,两者之间谁也替代不了谁。如耐克、阿迪达斯以及国内很多企业的物流系统都采用了ERP系统,ERP有自己的优势,但是ERP代替不了物流供应链。 刘金灵 目前,我国与成熟的物流供应链软件市场如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相比,有一些差距。现在国内很多企业会使用知名的物流软件,如仓库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但是国内企业很少使用物流供应链计划层面的软件,包括需求计划、补货计划、生产计划等。 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开始有兴趣关注物流供应链计划层面的软件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对这些感兴趣。他们对运输管理系统也比较感兴趣,因为有了ERP系统,还不能完全解决掉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必须借助运输系统。 刘 斌 在中国运用物流供应链软件的主体应该是零售及分销行业的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但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国际物流巨头如马士基、DHL和UPS等在信息系统上的投入还有很大差距,他们的投入动辄百万元、千万元,而国内企业即使购买几十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系统还要左思右想,很多企业上软件,多是应客户要求不得已而为之的。 李谏明 目前,中国很多物流企业及物流信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已经充分意识到与国外的差距,并且开始研究和提供基于管理信息系统与数据优化和分析的专业解决方案。对此,Epicor作为全球领先的ERP软件供应商,将全球先进的物流管理软件开发模式引入中国,研发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软件产品。公司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向中端市场公司提供集成企业资源规划(ERP)和供应链管理(SCM)软件解决方案。通过运用面向服务架构(SOA)和WebServices等的创新技术,Epicor为制造业、分销业、零售业和服务行业提供端到端完整的行业解决方案。 戴定一 从物流信息化来看,当前的IT企业总体上能够满足物流供应链管理的需求。但是当前讲软件即服务,作为物流供应链软件,下一步应该是满足企业个性化的需求,做到更专业,而不是更通用。这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规范平台建设实施信息共享 □从整个产业链看,为了提升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应该逐步推动整个物流市场走向成熟,规范各类业务操作。 □为了提升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需要规范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解决各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问题。 陈梦槐 从整个产业链看,为了提升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应该逐步推动整个物流市场走向成熟,规范各类业务操作。物流企业应该逐步把自己定位到货主企业的供应链环节中,从更高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发展,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帮助货主企业加速供应链建设,以获取共赢。 软件企业应该加强对行业的认识,多做一些可落地的事情,不能只是以某些概念来误导企业。企业真正要用一套软件,不光是高层领导能用,更重要的是业务人员还要用得顺手。同时软件企业要加强自身的经验积累、项目管控能力,在为企业提供信息化的过程中,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帮助企业正确认识现阶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整个物流市场的成熟,也有赖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协作。 梁祥胜 供应链生产模式对于控制总成本会带来双重效应:一方面,供应链生产模式相比较纵向一体化型的企业模式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因此能够大幅度地降低生产加工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供应链上各个企业之间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管理变得更为复杂,因而有可能导致交易成本的大幅上升。要防止交易成本对生产效率的侵蚀,就要求核心企业具有较高的供应链管理水平,它不但要协调好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利用包括物流公司、金融机构和电子交易网络等在内的外部机构的支持性服务。换言之,供应链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决定一条供应链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需要扎实的内功,需要进行针对物流供应链的改造,而在此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和物流供应链软件将提升供应链的管理水平,帮助企业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 为了提升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提高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可视性和提供更易于访问的实时信息,以期提高供应链执行决策的预见性。 2.规范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解决各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问题。 李谏明 随着信息化建设在世界全面展开,提高信息化操作和管理水平是对物流企业提出的必然要求。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目前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首先,中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缺乏长期发展战略,盲目地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虽然能在短期内适应需求,却无法满足长期运行中出现的新业务需求。 其次,缺乏现代物流理念,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应用程度较低。中国物流企业大多还停留在只注重硬件设备阶段,而对于满足客户复杂物流需求的服务能力不够重视,还没有从传统物流的操作者提升为现代物流的管理者。 再次,物流信息化系统仍显匮乏,物流发达国家的物流企业多数已建立了完备的定制化、个性化咨询,能够提供商业智能、知识管理、数据库挖掘等完善的物流服务。而中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系统还不够完善,多种信息技术的融合运用能力不足,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产品复用性低,因此造成了巨大浪费,不能为决策者提供完美支持。 恽 绵 为了提高物流供应链软件的应用水平,物流软件企业应该和物流企业共同合作,满足物流企业的新需求。 |
全国热线电话:400-820-3918 邮箱:info@deepinsights.com.cn
© 2017 上海吉联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